本基地將將規劃完成四個垂直應用系統整合平台,分別為「B5G 開放架構行動校園網路教研系統整合平台」、「低軌衛星超高速自由空間雷射光通訊平台」、「5G AIoT智慧農業平台」與「B5G O-RAN-Based AI無人機通訊平台」。將驗證核心網路平台,且建置完整的O-RAN實驗環境。未來其他學校或研究機構只需準備FPGA設備,由本基地協助教學,將相關程式程式碼寫入(Remote Access Porting),即可在各自校園內快速建立一個簡易且可實際運作的O-RAN基地台。此模式大幅降低其他學校自行部署O-RAN網路環境的門檻,並促進跨校的5G/6G網路實驗與創新應用開發。
行動通訊的開放架構(平台一)
行動通訊的開放架構,隨著智慧型處理器(如中央處理器(CPU)和圖形處理器(GPU))計算能力的顯著提升,使得行動通訊的開放架構受益良多,這種趨勢使得基於軟體的開放架構行動網路(包括核心網路和基站)開始逐步展現成本效益上的優勢。同時,開源軟體也成為實現網路功能的有吸引力選項,因為其降低了市場進入門檻,促進了互通性,並且通過共享知識加速了開發週期。開放式無線接入網路(O-RAN)聯盟是相關行業活動的一個例子,旨在提供開放和智能的無線接入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另一個例子則是開放網路自動化平台(Open Network Automation Platform,ONAP),該平台通過開放共享的架構開發網絡管理和自動化功能。這些開放架構和平台的發展促進了行動通訊的革新和發展。
衛星通訊和遙測技術(平台二)
自由空間雷射光通訊平台對於大量軌道遙測資訊之傳遞具有絕佳的性能適用性,評估在農林漁牧的用高解析度光學影像、高精度空間量測的合成孔徑雷達、氣象衛星等資料傳輸之垂直整合應用上,可大幅提高系統運作效能。衛星通訊和遙測技術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立方衛星 (Cubesat) 作為一種小型衛星平台,具有低成本、迅速開發和快速發射等優勢,因此在衛星通訊和遙測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在國際上,衛星通訊和遙測技術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衛星平台的小型化和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投入到衛星通訊和遙測領域,並推出了各種創新應用和解決方案。微波無線電通信和雷射光通信作為衛星通訊的關鍵技術,正逐漸成熟和普及。在國內,衛星通訊和遙測技術也取得了重要進展。許多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在此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實踐,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在此背景下,致力於開發 6U 立方衛星的微波無線電與雷射光通信酬載,並成功建置了立方衛星通信遙測地面站。此外,國內政府也積極支持衛星通訊和遙測技術的應用,並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以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AI 物聯網應用(平台三)
發展 5G 物聯網的網路傳輸架構,作為發展智慧家園應用的重要推手,其中尤其對於 5G IoT 智慧農業最具相關,台灣是農業大國,有限面積迫使農業需要驅向精緻化、高經濟種植的農業發展方向,智慧農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料的蒐集與低延遲的控制設備,進而搭配 AI 人工智慧的分析與控制,所以 5G 通訊網路的特色非常適合智慧農業的發展,將既有農業感測設備資料、IP Camera 攝影機之影像畫面以極穩定、高可靠、高速率且低延遲方式回傳至雲端系統,進行資料收集與數據分析。同時,透過 5G 網路,使用者得進行既有農業設施的遠端控制,如灌溉、燈具開關、肥料噴灑等等。此外,搭配驗證 5G MDVPN 與 CMP 平台之行動網路技術,可有效確保資料傳輸安全性,降低物聯網感測和控制設備暴露於資安之風險,並藉由 CMP 平台管理門號與分析網路流量狀態,達成先期根因分析與初步障礙排除之目標,實現穩定可靠的 5G 智慧農業應用。
無人機結合O-RAN應用(平台四)
為推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及緊急救援等領域發展,本計畫提出「B5G O-RAN-Based AI無人機通訊平台」,結合5G通訊、AIoT及聯合學習(Federated Learning)技術,提升無人機群飛協作與決策智慧化。透過5G高頻寬、低延遲特性,平台支援無人機群即時數據交換與邊緣AI訓練,確保協作精準與安全。B5G O-RAN能夠提供高可靠、低延遲連線,無人機可依場景動態調整頻譜配置、飛行軌跡及避障策略,在高速移動與複雜環境中穩定運行。透過聯合學習,無人機僅回傳模型參數而非完整數據,保護隱私並提高模型適應性。本平台亦支持階層式AI訓練架構(Hierarchical AI Training),藉B5G O-RAN共享學習成果,於快速變動的環境下維持最佳決策能力。未來將進一步拓展至智慧城市監控、自動巡檢等多元應用,推動無人機與AI技術深度融合,打造高效自主的智慧無人機系統。